青师成长屋--心理学读书会第三十七期、第三十八期

来源:青师系列活动 2025/05/29

青师成长屋心理学读书会第三十七期、三十八期活动于2025年5月7号、5月23号15:30——17:30在第一实验楼501顺利举办。活动由教师刘立峰带领,阅读内容为《自我成长的力量》。

活动伊始,大家纷纷分享近期的生活点滴。有人兴奋讲述与好友在青岛的旅行,从最初的担忧到旅途中的兴奋喜悦,尽情享受旅行带来的美好,还意外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勇敢;有人分享在大连海边的惬意时光,萌生在大连定居的想法,也谈到带爷爷奶奶旅游时的感动与不舍;有人说起和父母种地的经历,看到父母劳作的艰辛,内心满是羞愧与心疼,同时也道出父母传递的期望带来的压力;还有人分享独自旅行的独特体验,从紧张到在陌生环境中打破束缚,接纳自我,结识新朋友,享受自由与宁静,也有人因与朋友旅行中价值观的差异产生困扰,以及好友恋爱后关系变化带来的难过与迷茫 。这些分享,展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,也让大家在他人的故事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。

接着,大家共读了关于情绪化的内容。书中将情绪化比作心理上的“随意大小便”,生动形象地指出情绪化不是因为情绪多变,而是缺乏理性支配。情绪如大小便一样自然产生,但成熟的人会用理性和意志力选择合适的时间与方式“排泄”情绪,这就是情绪的延迟满足能力。同时,书中还提到情绪容纳力,情绪化的人往往情绪容纳力低,而这种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增强。此外,大家还探讨了原生家庭对情绪容纳力的影响,比如小时候情绪不被识别和允许,会导致长大后难以接触和表达情绪 。

在交流环节,大家积极分享感悟。有人对书中将情绪与大小便类比感到新奇,认为这种比喻让自己意识到控制情绪的重要性,能减少关系中的冲突;有人结合自身经历,说起在亲密关系中表达情绪的困难,因对方语速快或害怕冲突,常常压抑情绪,不知如何准确表达;还有人分享自己在友谊中的困惑,对朋友的高期待与现实的落差,让自己受伤,也有人从他人的分享中得到启发,学会理解朋友行为背后的原因,懂得在关系中调整自己的期待 。

在一场充满温度与思辨的读书会里

我们以OH卡牌为媒介

展开了一场关于情绪、关系与自我成长的深度探索

没有预设的流程

只有徜徉的思绪与流动的情绪

OH卡牌破冰:

藏在图像背后的情绪密码

“流水与彩虹”:有成员从潺潺流水与彩虹中,看到了自己“混乱却又渴望温柔”的状态,正如生活中那些焦虑与希望交织的时刻。

“王座与孤独”:一张看似强势的王座卡牌,却被解读为“女王的孤独”,引发了关于“强者是否注定孤独”的讨论,也让我们看到外表坚强下隐藏的敏感。

“老宅与茶壶”:有人从古朴的老宅画面中,感受到“操劳者的内心丰盈”,联想到身边默默付出的人,引发了关于“看见与回应”的情感共鸣。

一位成员分享了与好友的冲突:因消息未回而陷入内耗,深夜流泪却不敢直面沟通。通过正念疗法的自我调节,她终于鼓起勇气说出真实感受:“我不是生气,而是难过你长久的忽视。”

成长启示:当我们从“等待回应”转向“主动表达”,从“依赖关系”到“自我负责”,友情反而在坦诚中走向更深的联结。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,情绪表达不是脆弱,而是自我觉醒的开始。

一位成员分享了与好友的冲突:因消息未回而陷入内耗,深夜流泪却不敢直面沟通。通过正念疗法的自我调节,她终于鼓起勇气说出真实感受:“我不是生气,而是难过你长久的忽视。”

成长启示:当我们从“等待回应”转向“主动表达”,从“依赖关系”到“自我负责”,友情反而在坦诚中走向更深的联结。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,情绪表达不是脆弱,而是自我觉醒的开始。

OH卡牌(潜意识直觉卡)由德国心理学家与墨西哥艺术家于1980年研发,是探索潜意识的心理工具,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、自我成长等领域。

构成:88张水彩图卡(抽象/具象)+88张文字卡(词汇),可单抽或组合使用。

玩法:自由联想、问题探索、团体互动,借卡片联想经历或表达情绪。 原理:通过潜意识投射、隐喻表达、激发创造力,帮人梳理内心。

特点:无标准答案、安全包容、便携易用。 提醒:保持开放心态,结合现实思考,深度探索建议专业引导。

总结:OH卡牌用图像和文字翻译潜意识,助你看清内心,开启自我认知新视角。